初出茅庐是一个汉语成语,原意是指诸葛亮初出茅庐,第一次出来做某件事情,后来多比喻刚走上工作岗位或刚步入社会,缺乏经验。这个成语出自元末明初小说家罗贯中的《三国演义》,讲述了东汉末年,刘备为了求得生存和发展,急需招纳有才能的人。刘备的手下徐庶和名士司马徽向他推荐了诸葛亮,诸葛亮被刘备的诚意所打动,答应辅佐他打天下。诸葛亮在离开隐居的茅草屋后,便取得了博望坡之战的胜利,这是他初次指挥军事行动,也是他初出茅庐的首次胜利。
这个成语的寓意是,年轻人初次参加工作或步入社会,虽然缺乏实际经验,但只要有明确的目标,脚踏实地地干,必然有不可估量的前途。它提醒我们每个人都有从零开始的过程,在成长道路上需要不断学习积累经验。
声明:
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