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的文稿格式设置通常包括以下几个部分:
标题
标题应简明扼要,具有概括性,能够准确反映文章的主题。
标题应写在第一行的中间,先算好标题的字数,再根据稿纸一行的格子数,把标题放在一行的中间。标题下面要空一行,然后开始写作文的正文。
正文
正文需要按照一定的排版规则设置字体、字号、行距、页码等。
正文每一段首行开始空两格,然后再写。
正文写完之后,如果需要署名,可往下空一两行,再在下一行的右侧写上自己姓名。
字体设置:各类标题(包括“参考文献”标题)用粗宋体;作者姓名、指导教师姓名、摘要、关键词、图表名、参考文献内容用楷体;正文、图表、页眉、页脚中的文字用宋体。
字号:一般建议使用12号Times New Roman或Arial字体。
行距与边距:一般使用1.5或双倍行距,以增强可读性。上下及左右边距通常设定为1英寸(约2.54厘米)。
结论/总结
结论/总结要对文章的主旨加以概括,用简练的语言表达文章的重点和观点。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应列出引用的文献信息,格式应符合相应的规范要求。
参考文献的格式通常包括作者姓名、工作单位、通讯地址、邮政编码、电子邮件地址等。
页眉和页脚
页眉和页脚中应包含页码、标题等信息。
其他格式设置
页面布局:包括页边距、纸张大小、分割线等。
稿纸设置:如果目标期刊没有相关格式要求或者不提供模板,可以选择合适的稿纸样式。
建议
在开始写作前,先确定文稿的格式和排版要求,以确保文章的逻辑性、可读性和规范性。
使用Word等文字处理软件时,可以利用其提供的格式化工具,如字体、段落、页眉页脚等设置,快速完成格式化工作。
在撰写过程中,注意保持一致的格式,避免因格式不一致而影响阅读体验。
在提交论文前,仔细检查参考文献的格式,确保所有引用都符合规范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