酱香型大曲生产中母曲的选择需结合工艺要求、季节气候及品质控制等多方面因素,具体要点如下:
一、母曲类型与工艺特点
原料要求 母曲需以红缨子糯红高粱为原料,经发酵后制成,富含酿酒所需的糖化酶和酒化酶。传统大曲含多种微生物,但现代生产更注重筛选优质曲母以提高出酒率。
温度控制
高温大曲是酱香型白酒的核心发酵剂,制曲温度需达到65℃以上,通过高温使小麦褐变,产生独特酱香成分。茅台等名酒均采用此工艺。
发酵条件
需在室内保温培养,利用自然微生物群落形成独特风味。发酵时间通常为7-15天,完成后需风干储存。
二、季节与存储要求
季节性选择
夏季高温易滋生杂菌,应减少曲母用量(3%-5%)并控制环境温度;冬季则宜多用曲母(4.5%-8%),以保证微生物活性。
陈曲使用
优先选用储存半年以上的陈曲,其微生物群落更稳定,可提升酒体品质。
三、品质控制与替代方案
品质标准
优质母曲应无霉变、无异味,曲块表面干燥且呈酱香。发酵后曲坯需拆曲入库,避免二次污染。
替代方案
若条件有限,可用酒厂成品曲或复合酶制剂,但可能影响风味。传统手工制曲仍被部分酒企用于保留独特风味。
四、其他注意事项
曲母用量: 过量使用曲母可能降低成品率,建议根据工艺需求调整比例。 场地管理
综上,酱香型大曲生产对母曲的要求严苛,需结合传统工艺与现代技术,确保微生物群落与环境条件达到最佳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