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一首七言律诗,通过对比往昔与今年的八月十五夜,抒发了诗人对家乡和过往岁月的深深怀念,同时也展现了人生变迁与世事无常的感慨。
诗文原文
```
昔年八月十五夜,曲江池畔杏园边。
今年八月十五夜,湓浦沙头水馆前。
西北望乡何处是,东南见月几回圆。
昨风一吹无人会,今夜清光似往年。
```
诗文译文
```
以往八月十五的夜晚,“我”站在曲江的池畔杏园旁边。
今年八月十五的夜晚,“我”又在湓浦沙头水馆前。
向着西北怎么才能看到故乡在哪里,向着东南方向看见月亮又圆了好几次。
昨天的风吹过没有人理会,今晚清美的风彩就好像以往的那些年。
```
诗文赏析
对比手法:
诗的首颔联通过“昔年”与“今年”的对比,凸显了时间的流逝和环境的变迁。昔年的八月十五夜,诗人在繁华的曲江池畔杏园边度过,而今年的同一时刻,他却身处偏僻的湓浦沙头水馆前。这种强烈的对比,不仅展示了诗人生活境遇的巨大变化,也引发了他对过往岁月的深深怀念。
思乡之情:
颈联中,诗人望向西北的家乡方向,却无法觅得家乡的踪影,只能看到东南方的月亮一次次地圆了又缺。这里,“西北望乡何处是”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深深眷恋和无法回归的无奈,“东南见月几回圆”则通过月亮的圆缺变化,暗示了时间的无情和人生的无常。
物是人非:
尾联中,诗人提到“昨风一吹无人会”,这里的“昨风”可以理解为过去的风,也可以理解为昨夜的风。无论是哪一种理解,都透露出诗人内心的孤独和无人理解的苦闷。然而,尽管诗人内心充满了哀怨和思乡之情,他仍然能够欣赏到“今夜清光似往年”的月色之美。这种在困境中依然能够发现美的态度,体现了诗人乐观豁达的精神风貌。
总结
《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通过对比往昔与今年的八月十五夜,抒发了诗人对家乡和过往岁月的深深怀念,同时也展现了人生变迁与世事无常的感慨。诗人在特定空间面对这个特定时间的月亮引发的人生感慨,暗示自己无法主宰命运的无奈和感伤之情。尽管生活境遇发生了巨大变化,诗人依然能够在困境中保持乐观豁达的精神风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