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甥打灯笼——照旧(舅)
外甥打灯笼时,照的是舅舅,而不是“旧”。
咸菜烧豆腐——有言(盐)在先
烧咸菜和豆腐时,需要先放盐,所以是“有言(盐)在先”。
四月的冰河——开动(冻)了
四月的冰河开始解冻,所以是“开动(冻)了”。
隔着门缝吹喇叭——名(鸣)声在外
吹喇叭时,声音从门缝里传出,所以是“名(鸣)声在外”。
矮子过渡——安心(淹心)
矮子过河时,心里踏实,因为水不深,所以是“安心(淹心)”。
马店买猪——没那事(没那市)
在马店买猪,说明没有市场,所以是“没那事(没那市)”。
腊月天气——动手动脚(冻手冻脚)
腊月天气寒冷,手脚容易冻僵,所以是“动手动脚(冻手冻脚)”。
孕妇走独木桥——铤而走险
孕妇走独木桥,形容处境危险,不得不冒险,所以是“铤而走险”。
外婆死了儿子——无救
外婆死了儿子,家中无男丁,所以是“无救”。
隔窗吹喇叭——名声在外
吹喇叭的声音从窗外传出,所以是“名声在外”。
龙王爷搬家——厉害
龙王爷搬家,形容非常厉害,所以是“厉害”。
大葱拌豆腐——一清(青)二白
大葱是青色的,豆腐是白色的,拌在一起非常清楚,所以是“一清(青)二白”。
咸菜煎豆腐——有言(盐)在先
煎豆腐时先放盐,所以是“有言(盐)在先”。
外甥打灯笼——照旧(舅)
外甥打灯笼时,照的是舅舅,而不是“旧”。
嘴上抹石灰——白说(刷)
嘴上抹石灰后,说话是白色的,所以是“白说(刷)”。
精装茅台——好久(酒)
茅台是酒,精装茅台意味着酒更香,所以是“好久(酒)”。
这些谐音歇后语不仅有趣,还能帮助学生理解汉字的音韵之美和双关意义,增强他们的语言感知能力和创造力。通过这些歇后语,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汉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