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源优秀范文网

清源优秀范文网

端午节有关的来历和风俗古诗俗语名言的?

59

端午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之一,每年农历五月初五举行,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多样的习俗。端午节的来历和风俗如下:

来历

纪念屈原:端午节最广为流传的说法是纪念屈原。屈原是战国时期楚国的诗人和政治家,因政治斗争被流放,最终在农历五月初五投汨罗江自尽。为了纪念他,楚国人民划船出江寻找,并投入粽子以充饥鱼,防止鱼虾侵犯他的身体。

其他传说:除了纪念屈原,端午节还有其他一些传说,如纪念伍子胥、曹娥及介子推等。

风俗

赛龙舟:赛龙舟是端午节的重要活动,象征着人们划船去救屈原,后来演变成象征驱邪避疫。

吃粽子:粽子是端午节的传统食品,用竹筒装米投入江中,以防鱼虾侵犯屈原身体,后来成为节日食品。

佩香囊:小孩子佩戴香囊,内有朱砂、雄黄等香料,传说有避邪驱瘟的作用。

悬艾草:端午节在门上悬挂艾草,象征驱除瘟疫和邪气。

喝雄黄酒:一些地方有喝雄黄酒的习俗,以驱邪避疫。

古诗俗语名言

杜甫《端午日赐衣》:“宫衣亦有名,端午被恩荣。”

苏轼《浣溪沙·端午》:“轻汗微微透碧纨,明朝端午浴芳兰。”

陆游《乙卯重五诗》:“重五山村好,榴花忽已繁。”

文秀《端午》:“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这些古诗和俗语反映了端午节的文化内涵和历史传承,展示了古人对这一节日的重视和纪念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