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别康桥》是徐志摩的一首经典诗作,全文共七节,每节四行,每行两顿或三顿,不拘一格而又法度严谨,韵式上严守二、四押韵,抑扬顿挫,朗朗上口。以下是这首诗的重音划分:
第一节
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
我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
第二节
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
波光里的/艳影,在我的心头/荡漾。
第三节
软泥上的/青荇,油油的/在水底招摇;
在康河的/柔波里,我甘心/做一条水草。
第四节
那榆荫下的一潭,不是清泉,是天上虹;
揉碎在浮藻间,沉淀着/彩虹似的梦。
第五节
撑一支长篙,向青草更青处/漫溯;
满载一船星辉,在星辉斑斓里/放歌。
第六节
但我不能放歌,悄悄是别离的笙箫;
夏虫也为我沉默,沉默是今晚的康桥。
第七节
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
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
重音划分说明
第一节:重音在“轻轻”、“走”、“来”、“招手”、“西天”、“云彩”上。
第二节:重音在“河畔”、“金柳”、“夕阳”、“新娘”、“波光”、“艳影”、“心头”、“荡漾”上。
第三节:重音在“软泥”、“青荇”、“油油”、“水底”、“招摇”、“康河”、“柔波”、“水草”上。
第四节:重音在“榆荫”、“一潭”、“清泉”、“天上虹”、“浮藻”、“彩虹”、“梦”上。
第五节:重音在“长篙”、“青草”、“更青处”、“漫溯”、“星辉”、“斑斓”、“放歌”上。
第六节:重音在“不能”、“放歌”、“别离”、“笙箫”、“夏虫”、“沉默”、“康桥”上。
第七节:重音在“悄悄”、“走”、“来”、“衣袖”、“云彩”上。
朗诵建议
第一节:宜采用重音轻读的形式,加上适当的气音效果更好,一开始把听众引入佳境。
第二节:情感逐渐上升,重音在“金柳”、“新娘”、“艳影”、“荡漾”上,表现出对康桥美景的赞美。
第三节:情感转向内心,重音在“青荇”、“招摇”、“水草”上,表现出诗人对康河的依恋。
第四节:情感再次上升,重音在“彩虹”、“梦”上,表现出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第五节:情感达到高潮,重音在“长篙”、“星辉”、“放歌”上,表现出诗人对未来的憧憬。
第六节:情感急转直下,重音在“别离”、“笙箫”、“沉默”、“康桥”上,表现出诗人对离别的无奈和哀伤。
第七节:情感逐渐平复,重音在“悄悄”、“走”、“来”、“衣袖”、“云彩”上,表现出诗人对康桥的依依不舍和祝福。
通过以上重音划分和朗诵建议,可以更好地表达《再别康桥》这首诗的抒情美和韵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