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公文写作的框架可以根据不同的公文类型和写作目的来搭建。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公文写作框架模型:
篇段合一式
适用场景:命令、公告等。
结构:全部公文只有一段文字,内容简单的决定和函也可采用此体式。
概要分条式
适用场景:通知、指示、通告、公告、决定、决议等下行公文。
结构:首先对全文中心进行概要说明,之后依据文章内容主体秩序对其进行先后分条叙述,多用数码序号标明。
各级标题式
适用场景:指示性通知、决定、决议、通报等。
结构:整篇公文分成若干段落,每段都以小标题概括出中心思想,体现本段的主旨,有些标题会采用一、(一)、1.(1)四级标题序号的形式,让层次更分明。
整体分块式
适用场景:需要分章节阐述的公文,如报告、总结等。
结构:全文通盘考虑,采用分块的方式各独立成章节,在分块部位标上带有括号的(一)(二)(三)等序号。
批转发式
适用场景:批转、转发上级或平级来文。
结构:采用批转、转发的格式,将上级(或平级)的来文转印发出,多用“关于印发(转发) 的通知”等。
条款式
适用场景:章程、条例、规定、规则、办法、细则等。
结构:整篇公文以章、条、款的方式设置,内容隶属关系明确。
“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框架
适用场景:汇报材料、总结材料、调研报告等。
结构:
是什么:简要介绍背景情况、基本概念、主要内容等。
为什么:分析问题的原因、意义、重要性等。
怎么办:提出具体的措施、建议、方案等。
“问题、原因、对策”框架
适用场景:调研报告、情况反映、建议报告等。
结构:
问题:明确指出存在的问题或需要解决的事项。
原因: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
对策:提出解决问题的具体措施或建议。
讲话稿框架
适用场景:行政机关工作人员在特定场合发表讲话。
结构:
是什么:背景介绍、讲话目的或针对的主要事项。
为什么:表明态度、原则、观点。
怎么办:工作措施、期望和要求。
汇报框架
适用场景:向上级总结工作、反映问题、报告情况、提出意见和建议。
结构:
是什么:背景、指导思想、工作措施及方法、工作结果和成绩、存在问题、解决对策。
总结框架
适用场景:对一定时期、单项工作或某一领域全面工作的回顾与分析、评价。
结构:
情况介绍:工作情况总体概括、具体工作内容及开展情况。
措施效果:措施实施后的效果。
总结经验教训:总结经验、教训。
新闻发布稿框架
适用场景:行政机关对外发布信息。
结构:
是什么:政策背景、政策内容、决心、表态、期望、要求。
为什么:事件经过、处理措施、决心和态度。
请示与批复框架
适用场景:公务员与上级之间沟通,请示指示、批准事项。
结构:
请示理由:请示的事项及其理由。
事项:具体请示的内容。
要求:期望得到的指示或批准。
批复:
是什么:批复的事项。
为什么:批复的背景理由。
怎么办:答复指示、提出工作要求。
意见与函框架
适用场景:对重要问题提出见解和处理办法。
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