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瞪口呆是一个汉语成语,读音为 mù dèng kǒu dāi,形容因吃惊、害怕或激动而发愣、发傻的样子。这个成语的字面意思是眼睛瞪得很大,嘴巴张开,通常用来描绘人在受到意外刺激或震惊时的表情和状态。
成语出处
目瞪口呆出自元·无名氏的《赚蒯通》第一折:“吓得项王目瞪口呆,动弹不得。”
成语用法
目瞪口呆可以作为谓语、定语或补语,用于形容吃惊的神态。
近反义词
近义词:惊慌失措、瞠目结舌、忐忑不安
反义词:从容不迫、泰然自若、神色自若
例句
1. 弟弟看着被打碎的花瓶,吓得目瞪口呆。
2. 银行倒闭的消息有如晴天霹雳,惊得他目瞪口呆。
3. 这个消息实在太震撼了,一时之间每个人都目瞪口呆地反应不过来。
通过这些信息,我们可以更全面地了解“目瞪口呆”这个成语的含义、用法和出处,以及它在不同语境下的表达方式。
声明:
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