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不窥园是一个汉语成语,出自《汉书·董仲舒传》,原文是“少治《春秋》,孝景时为博士。下帷讲诵,弟子传以久次相授业,或莫见其面。盖三年不窥园,其精如此。”这个成语的意思是比喻埋头钻研,不为外事分心,形容专心致志,埋头苦读。
故事讲述的是西汉时期,广汉学者董仲舒年少时读书非常刻苦,经常是夜以继日地读书。他的书房紧靠着姹紫嫣红的花园,而他三年都没有进过花园,甚至连一眼都没瞧过。后来他被征为博士,公开聚众讲学,弟子遍布四方。
这个成语通常用作谓语、定语、状语,含有褒义,形容人学习或工作非常专心致志,投入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例如:“他为了考上研究生,半年以来目不窥园,废寝忘食,把家庭都搁在了一边。”
声明:
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