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掩耳盗铃”是一个成语,源自《吕氏春秋·自知》,讲述的是一个愚蠢的小偷在偷铃铛时,以为自己捂住耳朵就听不到铃声,别人也就不会发现他的行为。这个成语用来比喻自欺欺人,明明掩盖不住的事情偏要想法子掩盖。
偷铃铛的小偷
有一个小偷想偷别人家门口的铃铛,担心铃声会惊扰到别人,于是自己捂上耳朵,认为这样就听不到铃声了,他就可以顺利偷走铃铛。这被认为是现实版的“掩耳盗铃”。
高考作弊
在一次高考中,有考生侥幸把手机带进了考场,即便想作弊,他也应该小心翼翼以达到不被发现的目的。然而,他却像生怕别人不知道一样,竟然敢用手机拍照试题并且上传软件去搜索答案。这不就是现实版的“掩耳盗铃”吗。
偷铜钟的盗贼
春秋末年,有个人在范家的门口发现了一口钟,很漂亮,于是便想要把它偷走。可是钟太重了,他不能背走它。他想出了一个主意:钟不是太重吗?那就把它敲碎,一块一块地搬走不就行了吗?于是,他很得意地找来一个铁锤,用尽全身力气砸向大钟。当钟发出震耳欲聋的响声时,他自以为聪明,又想出了个办法:捂住自己的耳朵再砸。这就是成语掩耳盗铃的意思。
这些例子都讽刺了自欺欺人的行为,提醒人们不要做出愚蠢的举动。
声明:
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