凿壁偷光、悬梁刺股、囊萤映雪和孙康刻苦读书的故事,均来源于中国古代的典故,用以形容人刻苦读书的精神。
凿壁偷光
主人公:匡衡
故事内容:匡衡勤奋好学,但家中没有蜡烛。邻家有蜡烛,但光亮照不到他家。匡衡就在墙壁上凿了洞引来邻家的光亮,让光亮照在书上读书。县里有个大户人家不怎么识字,但家中富有,有很多书。匡衡就到他家去做雇工,但不要报酬。主人感到很奇怪,问他为什么这样,他说:“我希望读遍主人家的书。”主人听了,深为感叹,就借给匡衡书(用书资助匡衡)。于是匡衡成了一代的大学问家。
悬梁刺股
主人公:孙敬
故事内容:东汉时,孙敬孜孜不倦勤奋好学,闭门从早读到晚也很少休息,有时候到了三更半夜的时候很容易打瞌睡。为了不因此而影响学习,孙敬想出一个办法,他找来一根绳子,一头绑在自己的头发上,另一头绑在房子的房梁上,这样读书疲劳打瞌睡的时候只要头一低,绳子牵住头发扯痛头皮,他就会因疼痛而清醒起来再继续读书,后来他终于成为了赫赫有名的政治家。
囊萤映雪
主人公:车胤和孙康
故事内容:
车胤:晋代车胤小时家贫,夏天以练囊装萤火虫照明读书。
孙康:晋代孙康冬天常利用雪的反光读书。
故事内容:车胤和孙康家境贫苦,无法负担灯油费用,但他们分别利用萤火虫的光亮和雪的反光来照明读书,最终都成为了大学问家。
这些成语和故事不仅反映了古代人刻苦读书的精神,也激励了后人勤奋学习,追求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