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中取栗是一个汉语成语,读音为 huǒ zhōng qǔ lì。这个成语的意思是指偷取炉中烤熟的栗子,比喻受人利用,冒险出力却一无所得。它出自十七世纪法国寓言诗人拉·封丹的寓言《猴子与猫》,在这个故事中,猴子骗猫去取火中的栗子,结果栗子被猴子吃了,而猫却把脚上的毛烧掉了。
这个成语通常用作谓语或定语,用来形容那些被人利用、承担风险却没有得到好处的情况。例如:
1. 我们目前自顾不暇,郑成功不来就是天主保佑了,我们还好去惹他么。我们不能为别人火中取栗。
2. 你这么做就如同火中取栗,如果被抓住的话,你可能下半辈子在监狱中度过了。而他却什么问题也不用承担。
3. 犯罪分子通过走私违禁商品品发财,这纯属火中取栗,最后只能落入法网。
在使用这个成语时,需要注意它的贬义色彩,它通常用来讽刺那些为他人承担危险或艰难任务,最终自己吃亏的人。
声明:
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