酱香型白酒的生产取酒方式具有独特工艺特点,主要包含以下要点:
一、取酒工艺的核心特点
多轮次高温蒸馏 酱香型白酒采用“12987”传统工艺,即一年生产周期,两次投料, 九次蒸煮、八次发酵、七次取酒
。取酒过程需分轮次进行,每轮次酒液具有不同风味特征。
不同轮次酒液差异
- 头酒(首轮次): 酸味重、入口涩,但尾味短,香气清新。 - 回沙酒(第二轮次)
取酒温度控制
取酒温度通常控制在 45℃左右,低于高温发酵阶段(约50-60℃),以保留更多风味物质。
二、工艺流程中的关键步骤
发酵与蒸馏循环
每次发酵结束后进行蒸馏,取酒后剩余酒糟可回沙(添加新粮)继续发酵,形成“回沙工艺”。此过程重复七次,最终合并不同轮次酒液。
分轮次取酒与储存
取出的酒液按轮次、质量分别储存,需经过3年以上窖藏,待酯化反应充分后勾兑。不同轮次酒液在口感、香气上互补。
三、与其他香型的区别
酱香型白酒因多轮次取酒和长时间发酵,酒体更加醇厚、层次丰富,而其他香型(如浓香型)通常采用单轮次取酒,酒质相对单一。
四、总结
酱香型白酒的取酒方式通过多轮次高温蒸馏和精细工艺控制,形成了独特的风味体系,是酱香酒品质的核心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