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定酒中甲醇的方法原理主要基于以下两种常用技术:
一、品红亚硫酸比色法
反应原理
甲醇在酸性条件下(通常使用磷酸溶液)被高锰酸钾氧化生成甲醛,反应式为:
$$\text{CH}_3\text{OH} + 2\text{KMnO}_4 \rightarrow \text{COOH} + 2\text{MnSO}_4 + \text{K}_2\text{SO}_4$$
过量的高锰酸钾及生成的二氧化锰(MnO₂)需用硫酸草酸溶液除去,避免干扰后续反应。
比色定量
甲醛与品红亚硫酸反应生成蓝紫色醌型色素,该色素的吸光度与甲醛浓度呈正比。通过标准曲线对比,可定量分析酒样中甲醇的含量。
二、折光率法(气象色普法)
原理依据
乙醇(酒精)和甲醇的折光率随浓度变化规律不同。在20°C时,纯乙醇的折光率为1.378,而甲醇的折光率约为1.358。当酒样中混有甲醇时,折光率会降低,降低值与甲醇浓度成正比。
操作步骤
- 用玻璃浮计测量样品的酒精度数,再通过酒醇仪或标准乙醇对照液校准,计算差值即为甲醇含量。
三、气相色谱法(GB 5009.266-2016)
分离原理
采用CD-WAX色谱柱对酒样进行气相色谱分离,甲醇与乙酸乙酯等成分因沸点差异被有效分离。
定量方法
通过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FID)检测各组分的保留时间,并结合内标法(如乙醇)进行外标定量。
总结
品红亚硫酸比色法因操作简便、成本较低,常作为快速检测手段;折光率法适合现场快速筛查;气相色谱法则具有高灵敏度和准确性,适用于精确分析和法规检测。实际应用中可根据需求选择合适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