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经典诗作
《长干行·其一》(李白) - 原文:
妾发初覆额,折花门前剧。 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 同居长干里,两小无嫌猜。 十四为君妇,羞颜未尝开。 低头向暗壁,千唤不一回。 十五始展眉,愿同尘与灰。 常存抱柱信,岂上望夫台。 十六君远行,瞿塘滟滪堆。 - 解析:
通过“竹马”“青梅”等意象,描绘了男女儿童自幼亲密无间的玩耍场景,展现了童年纯真友谊的永恒性。
《赠卫八处士》(杜甫) - 原文:
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 今夕复何夕,共此灯烛光。 少壮能几时,鬓发各已苍。 访旧半为鬼,惊呼热中肠。 焉知二十载,重上君子堂。 昔别君未婚,儿女忽成行。 怡然敬父执,问我来何方。 - 解析:
以“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感慨友情的珍贵,通过重逢场景对比今昔,突显少年时同窗情谊的深厚。
二、其他相关诗句
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虽然表达思乡之情,但反衬出对儿时友情的怀念。
王维《渭城曲》: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以离别场景烘托友情的珍贵,隐含对童年友情的追忆。
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通过意象表达对友人的关怀,展现少年时期情感的真挚。
三、相关成语
竹马之交:源自李白《长干行》,特指童年时期就要好的朋友,常因共同玩耍、学习形成深厚情谊。
以上诗作通过不同视角展现了儿时友情的纯真与永恒,既有具象的童年场景描写,也有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共同构成对少年友谊的诗意诠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