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医护人员逆行奉献
张鹏飞(火神山医院洗消分队队长)
作为多次参与阅兵、维和任务的老兵,张鹏飞在火神山医院成立后,连夜培训队员完成洗消作业。他带领团队每天对3条210米长的走廊进行2次以上消杀,单次作业手臂挥动次数超2600次,确保病区安全。
余锂镭(武汉大学人民医院东院区心内科副主任)
疫情初期,余锂镭冲在抗疫一线,同时兼顾家庭。其妻子被感染后,他仍坚守30余天,甚至顾不上治疗妻子。
陈静(甘肃省肿瘤医院副护士长)
作为支援湖北医疗队副队长,陈静带领100名队员在东西湖方舱医院管理224张病床,成为床位最多的团队。她曾连续工作超过10小时,与死神展开赛跑。
李慧(95后护士)
她从除夕坚守一线至疫情缓解,要求家人若发生意外捐献遗体,并主动请缨参与重症救治。她表示“关键时刻不会做逃兵”。
二、社区工作者坚守岗位
阮树斌(县供销社党组成员)
在封闭管理的三星家园小区,阮树斌组建党员突击队,协调物资、排查人员、消毒防区。他连续奋战,保障居民生活,成为居民心中的“主心骨”。
孙宾(正镶白旗公安局督审信大队大队长)
在隔离区管控中,孙宾发现两名重病患者家庭困难,自费购买慰问品送达。他以柔克刚,用行动传递温暖。
三、普通民众的暖心举动
捐款捐物义士
有老兵捐款万元支持抗疫,环卫工人匿名捐款,还有司机驾驶货车运送物资不求回报,展现了全民抗疫的凝聚力。
农民工兄弟
两名农民工从千里外赶来武汉医院,为抗疫贡献力量,体现了普通民众与医护人员同舟共济的精神。
四、科研工作者的突击贡献
陈薇(疫苗研发专家)
她带领团队研发出全球首个获批的新冠疫苗,以身作则接种首剂疫苗,并推动疫苗全球推广,为疫情防控提供科技支撑。
钟南山院士
作为呼吸病学泰斗,钟南山在疫情初期提出“四早”防控策略,主导诊疗方案制定,为抗疫指明方向。
这些事迹展现了抗疫斗争中不同群体的奉献精神,既有专业领域的逆行英雄,也有基层工作者的默默付出,更有人性化的温暖瞬间。他们共同谱写了新时代的抗疫赞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