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的本义是指一个词最初的意义,即该词在产生时最直接、最原始的含义。探求词的本义是语言学研究中的重要内容,主要方法包括以下几种:
一、字形分析法
通过分析汉字的构造(如象形、会意、形声等造字法),可以推测词的本义。例如:
形声字:
如“诛”(从言,朱声),表示与言语行为相关的意义(诛杀、谴责);
会意字:
如“朝”(日+月),本义为“早晨”;
象形字:
如“日”(圆形中间加一点),本义为太阳。
二、文献用例分析法
通过查阅古代文献,观察词在具体语境中的使用情况,确定其最初含义。例如:
“成”的本义:
《周礼》中“成之”指“用武力征服”,而非现代的“完成”;
“端”的本义:
《庄子》中“端”表示“站得直”,后引申为“端正”“发端”。
三、构词法分析法
通过分析词的构成成分(如词缀、前缀、后缀),推测本义。例如:
“病菌”的本义:
“病”表示疾病,“菌”表示微生物,合起来表示“引起疾病的微生物”;
“政策”的本义:
“策”表示马鞭,“政”表示治理,合起来表示“用马鞭治理”。
四、语境分析法
通过观察词在特定语境中的用法,确定其核心意义。例如:
“线”的本义:
在“线装书”中,“线”表示细绳,引申为“装订”;
“行”的本义:
在“行为”中,“行”表示“走”,引申为“活动”。
五、历史演变法
通过考察词在不同历史时期的演变,追溯其最初含义。例如:
“年”的本义:
最初指一种动物(如“年兽”),后引申为时间单位;
“礼”的本义:
指祭祀礼仪,后泛指礼节、礼貌。
注意事项
字形与本义的关系:
字形只能反映部分信息,需结合文献和语境综合判断;
本义与基本义的区别:
本义强调词源,基本义强调现代最常用义项。
通过以上方法,可以系统地探求词的本义,理解语言的演变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