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别人写的故事是否构成侵权,主要取决于使用的具体内容、目的以及是否获得了原作者的许可。以下是一些关键点:
使用他人有独创性的部分:
侵权并不是依据借鉴的数量来认定,而是看是否使用了他人有独创性的部分。如果与他人的文章或作品在内容上达到实质性相似的程度,就可能构成侵权。
标明出处:
如果借鉴他人的知识时,建议标明出处,这样可能不算侵权。但仅仅标明出处并不足以完全避免侵权风险,因为实质性相似的内容仍然可能构成侵权。
适当引用:
关于“适当引用”的数量界限,具体规定如下:
引用非诗词类作品不得超过2500字或被引用作品的十分之一。
凡引用一人或多人的作品,所引用的总量不得超过本人创作作品总量的十分之一。
商业目的:
如果以商业目的使用他人作品,即使获得了原作者的许可,也可能构成侵权。例如,在直播间讲述书籍内容并以此营利,可能会被认定为侵犯版权。
非商业用途:
如果分享书籍的内容仅作为非商业用途,通常不会构成对原著作权益的侵犯。
第三方盗用:
如果由第三方盗用他人故事,除了侵犯讲述故事的人的隐私权和记录故事的人的著作权外,还可能构成名誉权侵权、人格权侵权,尤其是在故事内容涉及个人形象、声誉时。
综上所述, 讲别人写的故事存在侵权风险,尤其是当内容涉及实质性相似的内容、用于商业目的或未经原作者许可时。建议在创作或分享他人故事时,尽量使用自己的原创内容,并标明出处,以避免潜在的法律纠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