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先学儒家还是道家的问题,存在以下几种观点:
建议都学
儒释道是中国文化的三大精髓,建议都学。只学一家,没有思想的冲突,很难形成独立思考的能力。先学儒家,再学道家,最后学佛家,这样可以形成完整的思想体系。
先学儒家
儒家是给我们树立了行为规范,即使是一个最普通的人,只要按照儒家的各种礼法来要求自己,这样的人再差也差不哪里去,最起码不能变成一个坏人。儒家修好了可以成君子。再学道家,道家是研究事物的规律和本质的,有了儒家的修行为基础,就很容易升华到探索规律和原理这个层面。
儒家由孔子创立,倡导积极入世,努力提高自身修养,“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儒家推崇圣贤,主张教化,让我们学习君子并努力成为君子。服务社会,改变社会,贡献社会,希望君子有德,社会安宁,百姓安居乐业。
先学道家
人学道家,大气一点。年轻时学儒家,中年时学道家,年老时学佛家。儒释道三家智慧各有侧重,恰好可以对应人生的三大阶段——年轻时、中年时、年老时。年轻时学儒家,可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中年时学道家,可以调节情绪,看什么都看得开;年老时学佛家,可以内观自己的内心,达到更高的精神境界。
青年学儒家,中年学道家
傅佩荣先生认为,人在三十岁的时候,应该学儒家,把个人努力与社会发展结合起来。到了四十岁,开始学道家,做到从道的整体来看,调节情绪,看什么都看得开。
建议
如果你希望先建立良好的行为规范和社会责任感,可以先学儒家。
如果你希望在社会中更好地生存和发展,并且对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感兴趣,可以先学道家。
如果你希望在精神层面有更高的追求和内省,可以在中年或老年时学佛家。
最终的选择可以根据个人的兴趣和人生阶段来决定,没有固定的先后顺序。重要的是,学习儒释道三家思想,可以相互补充,形成完整的思想体系,帮助你在人生的各个阶段都能有所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