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马相见指的是双方通过武力来解决问题或进行对抗。这个成语出自蔡东藩的《清史演义》第二回,原文是“齐萨所说的,无非是索交尼堪外兰,否则兵戎相见,差弁无可辩驳,只得唯唯而还。”此外,吴晗的《朱元璋传》第三章二也提到了“从至正十六年起,张士诚和朱元璋兵戎相见,大小数百战,互有胜负。”。
这个成语通常用于描述国家、民族、团体或个人之间的武装冲突和战争,强调通过武力来决出胜负或解决问题。在现代汉语中,虽然和平解决争端是首选,但“兵戎相见”这个成语仍然被用来形容战争或军事对抗的场面。
声明:
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