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贺的《秋来》
内容:桐风惊心壮士苦,衰灯络纬啼寒素。谁看青简一编书,不遣花虫粉空蠹。思牵今夜肠应直,雨冷香魂吊书客。秋坟鬼唱鲍家诗,恨血千年土中碧。
分析:这首诗通过桐风、衰灯、寒素、冷香、秋坟、恨血等意象构成一幅凄凉画面,抒发悲秋之情,全诗寄情于物,以浪漫主义的以幻写真的独特手法,在深远的悲愤和瑰丽奇特的艺术形象间达到了和谐的统一,体现了李贺诗歌诡谲凄异的风格。
黄景仁的《点绛唇》
内容:细草空林,丝丝冷雨挽风片。瘦小孤魂,伴个人儿便。寂寞泉台,今夜呼君遍。朦胧见,鬼灯一线,露出桃花面。
分析:这首词描绘了一个凄风冷雨的荒凉环境,以及一个瘦小孤魂的形象,直接点明了鬼的存在,具有很强的吓人技巧性,在平和之中忽然骨寒毛竖,令人大惊失色。
屈大均的《菜人哀》
内容:岁大饥,人自卖身为肉于市曰菜人。有赘某家者,其妇忽持钱三千与夫,使速归。已含泪而去,夫迹之,已断手臂,悬市中矣。夫妇年饥同饿死,不如妾向菜人市。得钱三千资夫归,一脔可以行一里。芙蓉肌理烹生香,乳作馄饨人争尝。两肱先断挂屠店,徐割股腴持作汤。不令命绝要鲜肉,片片看入饥人腹。男肉腥臊不可餐,女肤脂凝少汗粟。三日肉尽余一魂,求夫何处斜阳昏。天生妇作菜人好,能使夫归得终老。生葬肠中饱几人,却幸乌鸢啄不早。
分析:这首诗以极其悲惨和离奇的故事,反映了明末清初的饥荒和人民的苦难,描写了人食人的恐怖现象,读来令人毛骨悚然。
杜甫的《山馆》
内容:南国昼多雾,北风天正寒。路危行木杪,身远宿云端。山鬼吹灯灭,厨人语夜阑。鸡鸣问前馆,世乱敢求安。
分析:这首诗是杜甫在56岁时乘舟辗转奔波,住宿在一个山间破旧旅馆所作。大半夜的北方呼啸,万物萧瑟,残枝敲打着孤零零人迹罕至的旅馆破窗,油灯昏暗,营造出一种鬼魅的氛围,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恐惧和苦涩。
黄仲则的《点绛唇》 (另一首):内容:
细草空林,丝丝冷雨挽风片。瘦小孤魂,伴个人儿便。寂寞泉台,今夜呼君遍。朦胧见,鬼灯一线,露出桃花面。
分析:这首词同样描绘了一个凄风冷雨的荒凉环境,以及一个瘦小孤魂的形象,直接点明了鬼的存在,具有很强的吓人技巧性,在平和之中忽然骨寒毛竖,令人大惊失色。
这些古诗通过不同的意象和手法,营造出一种恐怖和诡异的氛围,读来令人心生寒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