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源优秀范文网

清源优秀范文网

周进的可笑可悲之处?

59

周进是《儒林外史》中一个极具代表性的人物,他的可笑可悲之处体现在多个方面:

可笑之处

六十多岁的老童生:周进在六十多岁时仍然是一个童生,这本身就是一个非常可笑的现象。他终身匍匐在科举脚下,耗尽毕生精力,直到六十多岁,还没获得乡试资格,且执迷不悟。

撞号板痛哭:周进在贡院撞号板痛哭,当那群商人答应替他捐监生,让他获得乡试资格时,他居然趴在地上向他们磕头,这种行为让人觉得既可笑又可怜。

自命不凡:周进进学之后,居然自命不凡,向别人吹嘘自己是读书人所供奉的“先儒”,这种行为说明他踏进儒林之后就受到了腐蚀,丧失了淳朴善良的本性,人格沦丧,因而也是可悲的。

可悲之处

命运坎坷:周进由于家庭贫困和社会背景的限制,科举之路充满坎坷。他曾经遭受新进的秀才与举人两度奚落,使他强烈感受到科举功名成否的天壤之别。后来,他村塾先生的饭碗也因不懂承谢而被夺取,只好去省城为做生意的舅子记账。

受尽屈辱:周进在考场中受到他人的嘲笑和羞辱,内心深感绝望。他的人生境遇先前的黜落与后来的高中,毫无丝毫的必然联系,纯粹是考官喜恶的偶然,是荐场的功用。

晚年遭遇:尽管周进在事业上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他的晚年生活并不如意。他因官场斗争而失去职位,最终变得穷困潦倒,依靠朋友的接济度日。临终前,他留下遗言希望后人能够重视教育,不要荒废学业。

总的来说,周进的形象是一个充满矛盾和悲剧性的人物。他在科举制度下挣扎了一生,既有着对功名的执着追求,也有着对现实生活的无奈和悲哀。他的可笑之处主要在于他的迂腐和天真,而可悲之处则在于他一生的坎坷和最终的悲剧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