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道人庭宇静,苔色连深竹。——柳宗元《晨诣超师院读禅经》
2. 池花春映日,窗竹夜鸣秋。——李白《谢公亭·盖谢脁范云之所游》
3.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苏轼《记承天寺夜游》
4. 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白居易《夜雪》
5. 竹竿何袅袅,鱼尾何簁簁!男儿重意气,何用钱刀为!——卓文君《白头吟》
6. 绿竹含新粉,红莲落故衣。——王维《山居即事》
7.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王维《山居秋暝》
8.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苏轼《惠崇春江晚景·其一》
9. 竹批双耳峻,风入四蹄轻。——杜甫《房兵曹胡马诗》
10. 竹坞无尘水槛清,相思迢递隔重城。——李商隐《宿骆氏亭寄怀崔雍崔衮》
11. 竹影和诗瘦,梅花入梦香。——王庭筠《绝句》
12. 竹深树密虫鸣处,时有微凉不是风。——杨万里《夏夜追凉》
13. 竹几一灯人做梦,嘶马谁行古道。——蒋捷《贺新郎·秋晓》
14. 新竹高于旧竹枝,全凭老干为扶持。——郑燮《新竹》
15. 斑竹枝,斑竹枝,泪痕点点寄相思。——刘禹锡《潇湘神·斑竹枝》
16. 竹风轻动庭除冷。珠帘月上玲珑影。——唐·温庭筠《菩萨蛮》
17.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清·郑燮《竹石》
18.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王维《竹里馆》
19. 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郑燮《潍县署中画竹呈年伯包大丞括》
20. 万枝朝露学潇湘,杳霭孤亭白石凉。——《竹十一首·其二》
21. 苍梧千载后,斑竹对湘沅。——《斑竹》
22. 潇洒城东楼,绕楼多修竹。——《东楼竹》
23. 蓼岸荻花中,隐映竹篱茅舍。——张昪《离亭燕·一带江山如画》
24. 竹柏皆冻死,况彼无衣民。——白居易《村居苦寒》
25. 林断山明竹隐墙。——苏轼《鹧鸪天·林断山明竹隐墙》
26. 山际见来烟,竹中窥落日。——吴均《山中杂诗》
27. 归来三径重扫,松竹本吾家。——叶梦得《水调歌头·秋色渐将晚》
28. 凭栏久,黄芦苦竹,拟泛九江船。——周邦彦《满庭芳·夏日溧水无想山作》
这些诗句都以竹为主题或背景,通过描绘竹子的形象和气质,表达了诗人的情感和哲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