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庸风雅”是一个汉语成语,读音为 fù yōng fēng yǎ。这个成语的意思是指 为了装点门面而结交名士,从事有关文化的活动。具体来说:
附庸:
古代指附属在诸侯大国下面的小国,引申为从属的地位或依赖的关系。
风雅:
原指《诗经》中《国风》和《大雅》《小雅》,后指风流,儒雅。
这个成语最早出现在《左传》中,原文是“附庸之风雅,以疑主心”,这里的“附庸”指的是依附于大国的小国或部族,后来,这个成语的意义逐渐演变,成为了形容那些没有真正才华却装作有才华的人。
因此,“附庸风雅”这个成语通常带有贬义,用来批评那些缺乏真正文化修养和才华,却为了炫耀自己而假装斯文儒雅的人。
声明:
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