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的校训是 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这个校训源自1914年梁启超在清华大学同方部所作的题为“君子”的演讲,其中指出:“君子自励犹如天体之运行刚健不息,不得一曝十寒,不应见利而近,知难而退,而应重自胜摈私欲尚果毅,不屈不挠,见义勇为,不避艰险,自强不息;同时,君子应如大地的气势厚实和顺,容载万物,责已严,责人轻,以博大之胸怀,吸收新文明,改良我社会,促进我政治,以宽厚的道德,担负起历史重任。”
后来,“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被概括成清华大学的校训,并一直沿用至今。这个校训不仅体现了清华大学的教育理念,也反映了其对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视。自强不息强调的是个人的奋发向上和刚健不息的精神,而厚德载物则强调的是包容宽厚和无私奉献的品德。这两个方面共同构成了清华大学校训的核心价值观,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清华学子不断追求卓越,成为社会的栋梁之才。
声明:
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