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淀法和气相法纳米二氧化硅在多个方面存在显著的区别,主要体现在制造方法、颗粒大小、纯度、应用领域等方面。
制造方法与原料
气相法二氧化硅:通过硅的卤化物在氢氧火焰中高温水解生成,原生粒径在7~40nm之间,聚集体粒径约为200—500纳米,比表面积100~400m²/g,纯度高,SiO₂含量不小于99.8%。
沉淀法二氧化硅:通过硅酸盐与酸(通常使用硫酸)反应,经沉淀、过滤、洗涤、干燥而成,颗粒较大,一般为微米级。
颗粒大小与纯度
气相法二氧化硅:颗粒小,纳米级,纯度高达99.8%以上。
沉淀法二氧化硅:颗粒大,微米级,纯度一般在93%左右。
应用领域
气相法二氧化硅:
聚合物类材料:如涂料、胶黏剂、橡胶、塑料等,因其高强度、高刚度、紫外吸收等特点。
硅胶制品:如硅胶、墨粉、油漆等。
其他领域:如石油化工、脱色剂、消光剂、橡胶补强剂、塑料充填剂、油墨增稠剂、金属软性磨光剂、绝缘绝热填充剂、高级日用化妆品填料及喷涂材料、医药、环保等。
沉淀法二氧化硅:
橡胶与轮胎:作为补强剂和填充剂,提高橡胶产品的力学性能如拉伸强度、耐磨、抗老化、抗撕裂等。
制鞋领域:用于鞋类产品的填充和补强。
硅橡胶:提高硅橡胶的力学性能和稳定性。
医药与饲料:用于医药和饲料的填充剂。
涂料与油墨:作为增稠剂和防沉剂。
日用品与口腔护理:用于牙膏、日用品等产品的填充和增稠。
总结:
沉淀法和气相法纳米二氧化硅在制造方法、颗粒大小、纯度及应用领域上均有显著差异。气相法二氧化硅由于其纳米级颗粒和极高的纯度,主要用于高性能聚合物、硅胶制品及其他高科技领域。而沉淀法二氧化硅由于其较大的颗粒和适中的纯度,广泛应用于橡胶、轮胎、制鞋等工业领域,作为补强剂和填充剂。两者根据具体应用需求选择使用,以达到最佳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