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系的梗通常源于哲学学科中的某些概念、观点或议题,这些梗被融合、改造并经过传播,形成了具有哲理性和启发性的网络流行语或话题。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哲学系梗:
私人语言:
与文艺青年或民哲(民间哲学家)进行辩论时,可能会批评对方在使用私人语言自说自话。
奥康剃刀:
在日常生活中,当你觉得冷或饿,但家人或朋友却认为你需要更多时,可以用“如无必要,勿增实体”来回应,表达“我不冷/饿,没有必要增加衣服/多吃一碗”的意思。
自然状态(霍布斯):
面对讨厌的动植物时,可以用“今天不是你死就是它亡”来形容紧张的对峙状态。
哲学僵尸:
用来形容那些没有心的人,通常用于调侃或批评某些不讲理的人。
存在主义:
在哲学主题的假面舞会等场合,参与者可能会模仿哲学家的口吻和观点,如“未经吐槽的人生不值得过”。
量子力学:
在日常生活中,当面对选择困难时,可能会用“遇事不决,量子力学”来调侃自己的犹豫不决。
现象学还原:
在贴膜时,师傅可能会说“你看这个气泡,就像康德的物自体,永远隔着钢化膜”,用来形容某些难以触及的事物。
本体论困境:
在讨论学校食堂麻婆豆腐的本体论困境时,可能会用“它到底算荤菜还是素菜”来调侃这一哲学问题。
这些梗不仅反映了公众对哲学理念的关注与探索,也体现了哲学在现代社会中的趣味性和实用性。
声明:
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