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现在由我们俩给大家说段相声——《读三国》
乙:对甲:我是 他是 大家都同窗这么多年了 ,就不用自我介绍啦。
甲:你不懂,这叫开门见山,直奔主题
乙:好吧,直奔主题。
甲:你知道《三国演义》吗?
乙:当然知道啦,那可是中国四大名著之一呢!
甲:对啊,那你知道《三国演义》中的“演义”是什么意思吗?
乙:这个嘛……我不太清楚。
甲:“演义”是一种艺术夸张,比如《三顾茅庐》这段,说刘备三次下乡去请诸葛亮当军师,这可能吗?
乙:这怎么可能?诸葛亮那么有能耐,三次去请都不一定请得到。
甲:所以说嘛,“演义”就是有点夸张的,不是真的。
乙:原来如此,我还以为是真的呢!
甲:对了,说到《三国演义》,你还记得哪些经典的故事?
乙:我知道《草船借箭》、《赤壁之战》……
甲:对啊,这些都是非常经典的。你有没有听过哪些关于三国的相声?
乙:相声?我不太清楚,我们学校没有讲过。
甲:那我给你讲一个简单的相声段子吧。
乙:好啊,好啊,你讲吧。
甲:有一天,有两个人在聊天,一个人说:“我最近在读《三国演义》。”
乙:另一个人问:“你读《三国演义》有什么收获吗?”
甲:那个人说:“我学到了很多,比如‘三顾茅庐’、‘草船借箭’、‘赤壁之战’……”
乙:然后呢?
甲:然后他说:“但是,我也发现了一些问题。”
乙:什么问题?
甲:他说:“比如‘三顾茅庐’,刘备三次下乡去请诸葛亮,这可能吗?诸葛亮那么有能耐,三次去请都不一定请得到。”
乙:哈哈,原来是这样!
甲:所以啊,读《三国演义》也要动动脑子,不能只是死记硬背。
乙:对啊,我也要好好思考一下。
甲:好了,今天就讲到这里吧。
乙:好的,谢谢你的分享!
这个相声稿子简单易懂,适合小学生表演。通过对话的形式,引导学生思考《三国演义》中的故事和人物,同时也能锻炼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