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岁之师
故事内容:春秋时期,孔子和他的学生们周游列国,宣传政治主张。一天,他们被一个在路中堆碎石瓦片玩的孩子挡住去路。孔子询问原因后,孩子反问是否车给城让路还是城给车让路。孔子被问住,觉得孩子懂得礼貌,便问其姓名和年龄。孩子回答自己叫项橐,7岁。孔子对学生们说:“项橐7岁懂礼,他能够做我的老师啊!”
望云思亲
故事内容:唐朝狄仁杰小时候家庭贫困,勤奋好学,后来成为丞相。他为官清廉,秉政以仁。一次,狄仁杰的一个同僚出使边疆,母亲重病,他因无法在身边侍候而悲痛。狄仁杰登上山顶向下看云,对随从说:“我的亲人就住在白云底下。”他徘徊许久,流下了思亲之泪。
救济乡里
故事内容:明末桐城地方的张老员外心存慈善,喜欢施舍。有一年荒收,米价上涨,一些商人存积米粮不肯出售,导致老百姓无米吃。张老员外得知后,将米粮分发给百姓,解决了他们的困境。
义
故事内容:汉代读书人荀巨伯千里迢迢探望生病的朋友,面对强盗时,他坚守道义,最终感动强盗,使强盗撤退,保护了朋友。
锯树留邻
故事内容:唐宋年间,独贤里村的侯大收留了因战乱逃难来的刘二,两家互帮互衬,和睦相处。一次因红枣争执,侯大为不伤和气,将大枣树锯倒,刘二全家被请回,从此两家亲如一家。
王祥刻冰
故事内容:晋朝王祥对继母极为孝顺,继母朱氏不慈,常造歹话。王祥为满足继母吃生鱼的需求,在冰天雪地中剖冰求鱼,最终感动天地,获得双鲤。
季布一诺千金
故事内容:秦朝末年,季布一生不负人托,言而有信。他答应的事情一定会做到,因此有“得黄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诺”之誉。
季札挂剑
故事内容:周朝延陵季子(季札)封于延陵,过徐国时,徐君喜爱季札的宝剑,季札承诺将剑赠予徐君,虽徐君去世,季札仍将剑挂在墓前,以示不忘初心。
孟宗哭竹
故事内容:三国时期,孟宗幼时丧父,与母亲相依为命。母亲年老体弱,想吃竹笋煮羹。孟宗在竹林中痛哭,感动天地,最终获得竹笋。
鲍出救母
故事内容:后汉鲍出天生魁伟,生性至孝。一次强盗劫走其母,鲍出奋不顾身追赶,最终救出母亲,并背她回家。
杨乞乞食养亲
故事内容:唐朝杨乞家境贫寒,靠讨饭养父母。他虽乞讨,但始终孝顺父母,被后人称为“杨乞”。
海瑞惩恶
故事内容:明代海瑞任淳安令时,严嵩得势,其子胡公子横行霸道。海瑞以巧妙手段惩治胡公子,维护了正义。
霍去病奋勇杀敌
故事内容:西汉霍去病自幼立志杀敌立功,在战场上表现英勇,屡立战功,成为汉军楷模,体现尚武精神。
这些故事展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如孝顺、诚信、正义、勇敢等,对后世有着深远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