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不释卷"这个成语出自《三国演义》的第十五回,其主人公是三国时期吴国的大将吕蒙。这个成语原义是手中总是拿著书卷,比喻勤奋好学。在《三国演义》中,吕蒙通过勤奋学习,最终成为一位杰出的军事家,成功帮助吴国夺取了荆州。
>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曰:“但苦无闲。”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围取三郡,克复襄阳,刘琦死,荆、夏遂归刘备,权叹曰:“初始与蒙论事,蒙曰:‘某读书不多,未可便为大将。’孤曰:‘子明少时,孤谓不辞剧易,果敢有胆而已。’蒙遂自效,至今与孤为君臣,此皆学问功业有素明矣。”
这段话展示了吕蒙在孙权的鼓励下开始学习,并最终成为一位杰出的将领的过程。
声明:
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