赞美岁寒三友(松、竹、梅)的诗歌众多,以下是一些著名的例子:
松树
吴均的《赠王桂阳》:“松生数寸时,遂为草所没。未见笼云心,谁知负霜骨。弱干可摧残,纤茎易陵忽。何当数千尺,为君覆明月。”
杜牧的《秋夕》:“垂老枝多少,临寒叶半枯。年年此地老,不似旧时无。”
李白的《独坐敬亭山》:“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竹子
郑燮的《新竹》:“新竹高于旧竹枝,全凭老干为扶持。下年再有新生者,十丈龙孙绕凤池。”
王安石的《梅花》:“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苏轼的《於潜僧绿筠轩》:“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
梅花
林逋的《山园小梅二首·其一》:“众芳摇落独暄妍,占尽风情向小园。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王安石的《梅花》:“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陆游的《卜算子·咏梅》:“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着风和雨。”
这些诗歌不仅描绘了岁寒三友的外在形象,还表达了诗人对它们坚韧不拔、不畏严寒品质的赞美。岁寒三友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象征着高洁、坚韧和谦虚的品格,是文人雅士喜爱的题材。
声明:
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