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小学写作培训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以学生熟悉的生活为观察对象,指导学生观察写作的实践中,使学生逐步明确观察是写作的基础。教会学生在观察时能做到有顺序、抓住主次,并加以分析思考、作记录。这样学生写作时也才会抓住事物特点,有选择的组织材料,写作时才会有话可说,有事可写。
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自信心是小学生自主创新性学习中很重要的心理品质。教师要从增强自信心、激发兴趣入手,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使他们在每次作文时都想学、喜欢学。
重视创设情景,使学生会写
教师要善于创设情景,调动学生情感,使学生有材料可写。精心设计一些与教学目的相关且符合学生心理特点的教学情景,让学生通过完成教学任务来完成写作练习。
提高认识事物和表达事物的能力
叶圣陶先生指出:“写任何东西决定于认识和经验,有什么样的认识和经验,才能写出什么样的东西来。”因此,教师要注重学生认识结构和表达能力的培养,从说到写,推敲修改,多读勤写。
树立大作文观,听、说、读、写有机结合
注重审题、明确写作目的、立意要新、选材要有根据、讲究谋篇技巧、安排好篇章结构、注意文章分段、事先列小标题、作文提纲、注重文章写法、因文用法、妙用语言等。
实施五项训练
根据认识是作文的核心这一原则,围绕这个发展学生心理机制的核心,扎扎实实地进行了五项训练,包括字词训练、学习知识、观察积累、记忆储存、训练思维、丰富想象、培养情感、锻炼意志等。
注重写作技巧的培养
写作是一门艺术,需要一定的写作技巧来支撑。教师可以通过范文分析、写作技巧讲解等方式,引导学生掌握一定的写作技巧,提高他们的写作水平。
营造良好的写作氛围
良好的写作氛围是写作教学的重要保障。教师要营造积极、乐观、鼓励的写作氛围,给学生提供充分的表达机会,鼓励他们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情感。
注重写作素材的积累
素材对写作的丰富性和深度具有决定性的作用。教师应该注重学生写作素材的积累,包括学生生活中的所见所闻、课外阅读、历史、地理、科学等知识领域的积累等。
积极引导学生进行写作实践
实践是检验理论的最好方式。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写作实践,帮助他们将所学的写作知识和技巧运用到实际写作中。可以通过作文比赛、写作展示、交流分享等方式,让学生不断地进行写作实践,提高他们的写作水平。
注重个性化的写作引导
每个学生的写作能力和兴趣都有所不同,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提供个性化的写作指导和帮助。
通过以上几个方面的综合训练,可以有效地提高小学生的写作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