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孩子独自写作业的习惯,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让孩子做主
让孩子明白作业是他自己的事情,谁的事情谁就有权力做主。包括什么时候开始写、先写什么后写什么、写多长时间休息一会儿等,凡是跟作业相关的事情都要让孩子做主。
在放学路上或吃完晚饭后,跟孩子一起商量做安排,引导孩子说出今天的作业都有哪些,问问他想先做哪一个科目,想做多久休息一次等等。
善用定时器
定时器可以帮助孩子更好地分配时间,把写作业与休息有节奏地穿插进行。例如,使用蓝色沙漏表示30分钟作业时间,黄色沙漏表示5分钟休息时间。
这样可以锻炼孩子的毅力和延迟满足能力,让孩子在做作业时更有节奏感。
逐步放手
家长要逐渐培养孩子独立做作业的能力。如果孩子从一年级就陪,陪了好几年,那家长也要想办法,逐渐地减少陪伴时间,让孩子独立完成任务。
例如,孩子做作业的时间为1个小时,家长可以逐步减少陪伴时间,从一个月陪1个小时,到下个月陪半个小时,最后完全让孩子独立完成。
提供支持
孩子写累了,休息的时候可以喝一杯牛奶、吃点水果补充能量。
提前跟孩子说遇到了困难可以随时求助爸爸妈妈,但父母不需要一直盯着管着,作业是孩子自己的事情,把责任和权利都交给孩子。
建立固定的作业时间和环境
创建一个安静的学习区域,减少干扰元素,如电视和玩具等,帮助孩子集中精力完成作业。
定期在固定的时间做作业,比如饭后或放学后立即开始,帮助孩子形成习惯。
增强孩子做作业的信心
家长要帮助孩子树立自信心,经常鼓励孩子,诸如“你能做好”、“我们相信你”等,树立其自信心,鼓励孩子独立完成作业。
当孩子有不会的问题时,家长不要急于告诉答案,而是应该一步步引导,让孩子自己思考。
正确的时间和地点
让孩子自己决定在哪里、什么时间完成作业,但要确保完成的环境是安静且没有电视的。
可以给孩子准备一个“作业盒子”,里面有铅笔、橡皮和画笔,这样孩子就可以带上“作业盒子”,去任何地方做作业。
分步指导,逐渐减少帮助
根据Vygotsky的近端发展区理论,家长可以在孩子独立完成作业的过程中提供适量的支持和指导,然后逐步减少帮助,让孩子尽可能多地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
辅以正面强化
表扬孩子的努力和进步,即使是小小的成功,也要及时给予认可和奖励,增强孩子的自信心和独立完成作业的动力。
鼓励自我反思和自我评价
教育孩子在完成作业后回顾整个学习过程,自我评价完成的效果和遇到的困难。这种自我反思可以增强孩子的自我调节能力,对未来的学习活动有指导和促进作用。
通过以上方法,家长可以有效地帮助孩子培养独立完成作业的习惯,从而促进其自理能力和学习能力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