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卢主簿》- 王勃
东岩富松竹,岁暮幸同归。
《长歌行》- 李白
功名不早着,竹帛将何宣。
《望秦川》- 李颀
秋声万户竹,寒色五陵松。
《桂州腊夜》- 戎昱
雪声偏傍竹,寒梦不离家。
《咏春笋》- 杜甫
窗前竹叶竹,客至从嗔不出迎。
《满江红·喜遇重阳》- 宋江
见碧水丹山,黄芦苦竹。
《薛宝钗·雪竹》- 环山樵
大雪北风催,家家贫白屋。
《记承天寺夜游》- 苏轼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题破山寺后禅院》- 常建
竹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潍县署中画竹呈年伯包大丞括》- 郑燮
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
《风》- 李峤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
《山中杂诗》- 吴均
山际见来烟,竹中窥落日。
《小重山·昨夜寒蛩不住鸣》- 岳飞
旧山松竹老,阻归程。
《别储邕之剡中》- 李白
竹色溪下绿,荷花镜里香。
《村居苦寒》- 白居易
竹柏皆冻死,况彼无衣民。
《玉楼春别后不知君远近》- 欧阳修
夜深风竹敲秋韵。
《潇湘神·斑竹枝》- 刘禹锡
斑竹枝,斑竹枝,泪痕点点寄相思。
《咏院中丛竹》- 吕太一
擢擢当轩竹,青青重岁寒。
《竹石》- 郑燮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竹里馆》- 王维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严郑公宅同咏竹》- 杜甫
绿竹半含箨,新梢才出墙。色侵书帙晚,阴过酒樽凉。
《春日山中对雪有作》- 杜荀鹤
竹树无声或有声,霏霏漠漠散还凝。
《青玉案·庭下石榴花乱吐》- 文征明
团扇不摇风自举,盈盈翠竹,纤纤白苎,不受些儿暑。
《夏日南亭怀辛大》- 孟浩然
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
《咏竹五首》- 憨山德清
叶落根偏固,心虚节更高。
《满庭芳·碧水惊秋》- 秦观
西窗下,风摇翠竹,疑是故人来。
《夏夜园亭纳凉》- 张玉孃
新月隐修竹,清风开小亭。
这些古诗通过描绘竹子的不同方面,如坚韧、清雅、孤傲等品质,表达了诗人对竹子的赞美和敬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