涧水无声绕竹流—— 宋·王安石《钟山即事》
水风浦云生老竹—— 唐·李贺《江南弄》
抛竹水西楼—— 唐·白居易《发白狗峡次黄牛峡登高寺却望忠州》
映竹水穿沙—— 唐·杜甫《秦州杂诗210首》
竹懒偏宜水—— 唐·卢照邻《春晚山庄率题》
通波竹箭水—— 唐·杜甫《秦州杂诗210首》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宋·苏轼《惠崇春江晚景》
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 清·郑板桥《潍县署中画竹呈年伯包大丞括》
山际见来烟,竹中窥落日—— 南北朝·吴均《山中杂诗》
竹色溪下绿,荷花镜里香—— 唐·李白《别储邕之剡中》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宋·杨万里《小池》
竹入水文光动,抽空绿影春—— 唐·李贺《竹》
露华生笋径,苔色拂霜根—— 唐·李贺《竹》
瞻彼淇奥,绿竹猗猗—— 《诗经》
当涂县北有慈姥山,积石俯江,岸壁峻绝,风涛汹涌。其山产竹,圆体疏节,堪为箫管,声中音律—— 唐·李白《慈姥竹》
野竹自成径,绕溪三里余—— 唐·李得裕《竹径》
南天春雨时,那鉴雪霜姿—— 唐·薛涛《酬人雨后玩竹》
昔种梁王苑,今移汉将坛—— 唐·刘长卿《同郭参谋崔仆射淮南节度使厅前竹》
吾与二三子,平生结交深。具怀鸿鹄志,苦有鸟鸟心。逸气假毫翰,清风在竹林—— 唐·孟浩然《洗然弟竹亭》
笋添南阶竹,日日成清閟—— 唐·韩愈《新竹》
数茎幽玉色,晓夕翠烟分—— 唐·杜牧《题刘秀才新竹》
绿竹临诗酒,婵娟思不穷—— 唐·贾岛《题郑长侍厅前竹》
谁种潇潇数百竿,伴吟偏称作闲官—— 宋·王禹偁《官舍竹》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清·郑板桥《竹石》
这些诗句通过描绘竹与水的和谐景象,展现了自然之美和诗人对竹子的深厚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