酱香型白酒的生产流程复杂且精细,主要分为以下核心环节,综合多个权威资料整理如下:
一、原料准备
选料 以高粱、小麦为主要原料,需筛选颗粒饱满、无病虫害的优质原料,并进行清洗、破碎等预处理。
制曲
采用高温大曲(60℃左右发酵),端午前后制曲,发酵40天,制成曲块后储存6个月。
二、糖化发酵
下沙
重阳时节开始,将高粱与酒曲按比例(100℃开水润沙+酒曲)混合,堆积发酵至温度达50-60℃,完成第一次发酵。
糙沙
下沙一个月后,按1:1比例加入新高粱,重复蒸煮、发酵流程,完成第二次发酵。
多次发酵
共进行九次蒸煮发酵,包括下沙、糙沙及后续熟糟发酵,每次发酵需控制温度和时间。
三、蒸馏
分轮次蒸馏
采用三次蒸馏法,先取酒糟转化酒液,再取中间酒液,最后取纯净酒液,提升酒质。
控制参数
蒸馏时控制温度(约250℃)、流速及蒸馏时间,分离酒精与杂质。
四、陈酿
初陈
蒸馏后的酒液在瓷或橡木桶中陈酿3-6个月,初步形成酱香风味。
长期陈酿
部分酒液需陈酿数年甚至数十年,通过氧化反应和微生物作用进一步成熟。
五、兑和存
兑酒
将不同轮次、不同香型的酒液混合,调整口感、香气平衡。
贮存
陈酿后的酒液需长期贮存(3-5年),期间定期转桶、通风,提升酒体协调性。
六、勾调与包装
勾调
根据酒香、口感需求,调整不同轮次酒液的配比,调制成品酒。
包装
经洗瓶、灌装、外包装等工序,成品酒进入市场流通。
工艺特点
高温制曲: 促进酶类生成,形成独特风味。 多次发酵与蒸馏
长期贮存:形成酱香型白酒的标志性口感。
以上流程综合了传统大曲酱香工艺与现代技术,每个环节均需严格控制参数,确保酒体醇厚、香气浓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