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伶醉酒的典故源自东晋时期的名士刘伶,他是“竹林七贤”之一,以好酒和酒量极大而著称。这个典故最早见于《世说新语》,后来广为流传,成为评剧小生的代表剧目。
传说刘伶有一天来到杜康酒坊门前,看到门上贴着一副对联:“猛虎一杯山中醉,蛟龙两盏海底眠”,横批是“不醉三年不要钱”。刘伶看了对联,心中不服,心想自己酒量无边,哪里的酒没吃过,从未见过这样夸海口的。于是,他走进酒坊,连续喝了三杯酒,结果天旋地转,醉倒在地。刘伶交代妻子说:“我要死了,把我埋在酒池内,上边埋上酒糟,把酒盅酒壶给我放在棺材里。”说完,他就死了。
三年后,杜康来到刘伶家要酒钱。刘伶的妻子以为杜康骗人,和他争吵不休。杜康带她到埋葬刘伶的地方,打开棺材一看,刘伶面色红润,刚刚苏醒过来。他睁开睡眼,伸开双臂,打了一个大呵欠,吹出一股喷鼻的酒香,得意地说:“好酒,真香啊!”这就是民间至今还流传的“杜康造酒醉刘伶”的故事。
这个典故不仅反映了刘伶嗜酒如命的性格,也表现了古代文人对自由逍遥、无为而治的追求。刘伶的故事在后世被多次改编成戏剧、小说等艺术形式,成为中国文化中一个经典的典故。
声明:
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