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香型大曲发酵过程中的温度控制是关键工艺环节,不同阶段对温度有明确要求,具体如下:
一、发酵温度范围
基础发酵温度
清香型大曲发酵以中温大曲为主,基础发酵温度控制在 45-55℃之间。该温度范围能保证微生物活性,促进糖化、发酵效率,同时避免高温对发酵的抑制作用。
环境温度要求
发酵环境温度需不低于15℃,且建议控制在30℃以上以确保正常发酵。当环境温度过低时,发酵速度减慢,乙醇转化率降低,导致发酵时间延长。
二、温度控制策略
中温曲(45-55℃)
适用于汾酒等清香型白酒酿造,通过翻曲操作维持温度稳定。
该温度下,曲块中的微生物代谢活跃,糖化、发酵力强,有利于形成清香型白酒的典型风味。
高温曲(55-65℃)
部分工艺中会采用高温曲(55-65℃),甚至更高温度(如茅台酒用曲可达70℃),以增强曲药的生香效果和陈香味。
高温环境可促进曲块内部微生物的代谢活动,提升酒体的醇厚感和丰满度。
三、温度异常处理
若发酵温度低于45℃,需通过翻曲或加热池糟等方式提升温度。
温度过高时(超过65℃),需及时降温,防止曲块焦化,影响发酵效果。
总结
清香型大曲发酵温度以45-55℃为核心,结合环境温度调控,确保微生物活性与发酵效率。高温曲的引入则进一步优化风味特征,是现代工艺中提升酒质的重要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