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白酒的“十二传统香型”是指经过长期历史积淀形成的十二种主流风味类型,这些香型各具特色,代表了中国白酒的多样性和文化内涵。以下是具体解析:
一、十二传统香型分类
酱香型 以茅台、郎酒为代表,特点为酱香突出、幽雅细腻、空杯留香持久,发酵工艺复杂,采用高温大曲和八轮次发酵。
浓香型
又称“泸香型”,以泸州老窖、五粮液为代表,特征是窖香浓郁、绵甜甘冽、尾净余长,以己酸乙酯为主体香。
清香型
以山西汾酒、汾阳王酒为代表,风格清正、绵软甘冽,采用清蒸清烧工艺,酒色清亮透明。
米香型
以桂林三花酒为代表,属小曲香型,突出乳酸乙酯香气,口感蜜香清雅、入口柔绵。
凤香型
以西凤酒为代表,风格清而不淡、浓而不艳,兼具清香与浓香特点,产自陕西凤翔。
特香型
以整粒大米为原料,经中高温大曲发酵,风格突出、余味爽净,代表品牌有红星二锅头、牛栏山。
兼香型
又称“复香型”,融合酱香与浓香特点,口感细腻、层次丰富,代表品牌有口子窖、古井贡酒。
药香型
以董香型为代表,酒体清澈透明,带有中草药香气,酸味适中、尾净味长。
馥郁香型
由酒鬼酒创新,结合酱香与浓香工艺,风格独特、香气浓郁。
老白干香型
以老白干酒为代表,酒质醇厚、风格粗犷,历史可追溯至清朝。
芝麻香型
以芝麻为原料,突出焦香与甜香,口感醇厚、回味悠长。
老白干香型
以老白干酒为代表,酒质醇厚、风格粗犷,历史可追溯至清朝。
二、香型特点与工艺
原料与工艺: 不同香型以高粱、大米、小麦等为原料,采用固态发酵,如茅台用石窖,汾酒用陶瓷地缸。- 风味差异
三、发展现状
目前中国白酒香型标准分为国家标准和地方标准,其中11种香型(除药香型)已获国家认证,药香型仅部分地区认可。各酒企仍在创新,形成了酱、浓、清、米、凤、药、特、兼、豉、芝麻、馥郁、老白干等多元化发展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