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悠然自得”的成语含义及具体情景表现,综合权威资料整理如下:
一、成语含义
“悠然自得”指形容人处于安闲舒适、心满意足的状态,既包含外在的闲适姿态,更体现内在的平和心境。该成语由“悠然”(闲适)与“自得”(内心满足)两部分构成。
二、典型情景表现
自然意境类 陶渊明《饮酒》中“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诗句,描绘了诗人在田园中悠然自得的状态:他手持菊花,悠然漫步于东篱之下,不经意间抬头便望见南山,尽显从容与淡泊。
生活片段类
- 放羊场景: 雨后山坡上,放羊的孩子哼着小曲赶羊,羊群在绿毯般草地上自由吃草,孩子靠在石头上吹笛,画面充满悠然自得的气息。 - 水边独钓
心境状态类 - 历史典故:
苻坚与王猛会面时,王猛因性格不合被浮华士轻视,他却“悠然自得”,不受外界评价影响,体现其超脱世俗的境界。
- 现代场景:退休老人在幽静树林中散步,或是在月光下品茶,表情平和、神态从容,彰显内心的满足与宁静。
三、近义词与反义词
近义词:怡然自得、安闲自得、泰然自得
反义词:局促不安、焦躁不安、心神不宁
通过以上情景,可见“悠然自得”既可通过自然景观的描写体现,也可通过人物行为与心境的刻画展现,需结合具体场景才能完整呈现其意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