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攻自破”和“根深蒂固”是两个相关但独立的成语,具体含义如下:
一、不攻自破
基本含义 指无需主动攻击或反驳,事物因自身矛盾或漏洞而自行崩溃或暴露破绽。常用于形容论点、计划或结构存在内在缺陷,经不起推敲或攻击。
出处
- 源自《晋记·袁绍传》:“是故不攻而自败也。”(无需攻击,自己就失败了)
- 宋代欧阳修《贺平贝州表》:“造天而逆人,宜不攻而自破矣。”(违背自然规律的行为,终将自取灭亡)
例句
- 这个论点缺乏事实依据,经多方质疑后不攻自破。
二、根深蒂固
基本含义
形容基础或观念等根基深厚、牢固,难以被改变或动摇。既可用于正面事物(如思想、文化),也可用于负面现象(如旧习惯、腐败势力)。
出处
- 先秦·李耳《老子》:“有国之母,可以长久,是谓深根固柢,长生久视之道。”(指国家治理需奠定深厚基础)
例句
- 封建迷信思想在某些地区根深蒂固,需通过教育逐步破除。
三、两者的区别与联系
区别: “不攻自破”强调因内在缺陷导致的崩溃,而“根深蒂固”侧重于基础的稳固性,不必然指向负面结果。- 联系
当某些“根深蒂固”的观念或制度存在严重漏洞时,可能因自身矛盾“不攻自破”。
若需同时表达两者含义,可结合使用,例如:“旧有观念虽根深蒂固,但新证据的出现使其不攻自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