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古代诗人写八月十五中秋节的诗词,综合多个权威资料整理如下:
一、唐代诗人作品
张九龄《望月怀远》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以雄浑笔触表达对远方亲人的思念)
王维《竹里馆》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通过月夜竹林的静谧,体现禅意)
李白《静夜思》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以简洁语言表达普遍性思乡情感)
李白《月下独酌》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展现孤独中与自然对话的境界)
白居易《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
昔年八月十五夜,曲江池畔杏园边。 今年八月十五夜,湓浦沙头水馆前。 西北望乡何处是,东南见月几回圆。 (通过时空对比,抒发现代人对往事的追忆)
二、宋代及以后诗人作品
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以豪迈气势探讨人生与自然的哲理)
辛弃疾《满江红·中秋寄远》
快上西楼,怕天放、浮云遮月。 但唤取、玉纤横笛,一声吹裂。 问嫦娥、孤冷有愁无,应华发。 (将中秋与抗金情怀结合)
三、其他相关作品
杜甫《月夜》:
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 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以细腻笔触描写女性视角的中秋)
王昌龄《出塞二首·其一》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虽未直接写中秋,但通过边塞秋景烘托思乡)
注:部分作品如《古朗月行》《把酒问月》等虽为李白所作,但主题更偏向月神与自然的哲学思考,与中秋佳节关联较弱,故未列入上述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