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节,作为我国重要的传统节日,自古便有诸多传说与故事。以下是一些与中秋节相关的历史事件:
朱元璋与月饼起义
元代末年,朱元璋联合各路反抗力量准备起义。为传递密信,军师刘伯温将“八月十五夜起义”的纸条藏入月饼中,分头传送到各地起义军中。最终,起义成功,朱元璋建立了明朝,并在中秋节这天让全体将士与民同乐,将月饼作为节令糕点赏赐群臣。从此,中秋节吃月饼的习俗在民间广泛流传。
唐玄宗与月饼
唐玄宗与申天师及道士鸿都在中秋望月时,突然兴起游月宫之念。天师作法,三人一起步上青云,漫游月宫。唐玄宗默记月宫仙娥的音乐歌声,后来谱曲编舞,创作了著名的“霓裳羽衣曲”。此外,唐玄宗与杨贵妃中秋赏月时,杨贵妃随口将胡饼改为月饼,唐玄宗觉得名字雅致,便称之为月饼。
嫦娥奔月
嫦娥偷吃了丈夫后羿从西王母那儿讨来的不死之药,飞到月宫,成为仙女。后羿在月圆之夜摆设香案,祭祀嫦娥,表达对她的思念。中秋节供奉月饼给嫦娥的风俗也由此而来。
吴刚伐桂
月中有棵桂树,吴刚因犯错被发配到月亮,命令他砍伐不死之树——月桂。月桂高达五百丈,砍下的树枝立即合拢,永无休止的劳动成为对吴刚的惩罚。
玉兔捣药
月宫中有一只白兔,拿着玉杵捣药,制作蛤蟆丸。服用这种药丸可以长生不老。玉兔很可能是嫦娥在广寒宫中最早的伴侣。
女子拜月
齐国有一女子无盐,因虔诚拜月而美丽出众,被纳入后宫,最终成为皇后。每次八月十五,女子通过拜月,希望自己貌似嫦娥。
这些传说和故事不仅丰富了中秋节的文化内涵,也反映了古人对月亮的崇拜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