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山松》- 丰子恺
没有到过黄山之前,常常听人说黄山的松树有特色。特色是什么呢?听别人描摹,总不得要领。所谓“黄山松”,一向在我脑际留下一个模糊的概念而已。这次我亲自上黄山,亲眼看到黄山松,这概念方才明确起来。据我所看到的,黄山松有三种特色:第一,黄山的松树大都生在石上。
《夏日里那温婉又娇艳的荷花》- 未知
夏日里那温婉又娇艳的荷花,早已随秋风凋零而去。荷叶依然亭亭如盖,就像一群高傲不羁的调皮少年,一阵风吹过,满塘挤挤挨挨摇曳舞动着,卷起一波又一波或杂乱、或富有节奏的长短绿浪。莲蓬饱满朴实而又挺拔壮硕,与荷叶的柔软顺从不同,它们高耸在荷塘里,棱角分明、坚硬。荷塘边的草丛中,几只野鸭慵懒的趴卧着,偶尔探出头来,叼几口青草,低嘎的叫个两三声,享受着独属于鸭的单纯世界。与野鸭的慵懒与单纯不同,蝴蝶们则要欢快活跃许多。
《林子中,鸟轻鸣,树轻摇》- 未知
林子中,鸟轻鸣,树轻摇,树皮上的纹理记录了自然的沧桑,地面上的新芽展现出生命的瑰丽。自然的美,告诉我们生命的神奇、生存的残酷。美或是大漠里一捧粗硬滚热的黄沙,或是在那风沙后静静矗立的金字塔,诉说着生活的宁静之美,生活的复杂之美。并非只有挂在化工中的木框彩画,只要渲染上了真情,一切作品都是艺术。
《香溪如歌如诉地前行》- 未知
香溪如歌如诉地前行。五过香溪,有两次直抵它的源头。越看越对它感到亲切并赞赏它特异的风格。光绪年间为"汉昭君王嫱故里"立的碑,与"楚大夫屈原故里"碑,并立在秭归南门,昭君村却在现在湖北的兴山县城东北七里的山台上。从那里到与长江西陵峡相接的香溪口,不足七十里。这段香溪虽也从山中来,却较平坦宽阔,以往通船,现在有了车道,就任它飘行在云山之中,深处湛蓝凝碧,浅处清流澈见底,秀水青山记叙着昭君出门的行程,乡亲们不尽的思念。
《赏雨》- 未知
秋雨,没有春雨般细腻温柔,也没有夏雨般豪爽热烈,却是如此地宁静、典雅。秋雨中,我领略到了一种烟雾般的渺茫,一种水晶般的清爽。那是一位腼腆的小女孩,羞涩地却又如此静谧地倾听我的心事。当我孤独时,陪我说话。她的声音如南宋女词人的低吟浅唱。走在小巷中,看“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当我忧愁时,倚楼听秋雨,不禁叹道:“这此第,怎一个愁字了得?”躺在床上听雨,虽没“倚楼听秋雨”的情调,却别有一般滋味在心头。这是一种撩人心弦的天籁之音,极远的又是极近的,极缥缈的又是极现实的,像泉水的叮咚作响,像母亲的慈爱唠叨,像贝多芬在演奏乐曲,像朋友在倾。
这些散文通过细腻的笔触和生动的景物描绘,展现了自然之美和生活的情趣,值得细细品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