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续写教学是培养学生写作能力和创新思维的重要环节。以下是一些有效的教学策略:
明确题意,准确审题
学生在写作前应认真阅读所提供的课文或材料,明确文章的主旨与结构,了解“续写”的内容和范围、重点与要求。
例如,在《我的叔叔于勒》的续写练习中,学生需要明确菲利普夫妇对于于勒变来变去的态度所提示的不变的东西是什么,并围绕这一点重新设计人物对话。
读懂原文,把握主旨
续写文章应保持原文的有机组成,前后连贯,合理发展。
学生需要弄清楚原文的主题,并在此基础上展开续写,避免反其意而用之。
发挥想象力,创新情节
续写不仅要追随原有故事的发展,更要在此基础上大胆创新。
例如,在续写《孔乙己从咸亨酒店爬出来以后……》时,学生可以展开丰富的想象和联想,写一个“续篇”。
保持人物一致性
续写时,主要人物的思想、性格和语言特征应与原文保持一致。
这样可以使续写的故事更加自然流畅。
确定明确的中心思想
任何一篇续写文章都应有一个中心思想,明确展现出作者的观点。
例如,在续写小猫的故事时,若小猫在原文中是一个勇敢的角色,那么续写中小猫的表现也应体现出勇敢这一特点。
修改和反思
完成续写后,鼓励学生回头审视自己的作品,检查情节的连贯性以及语言的生动性。
通过反复修改,学生不仅能够提升写作技巧,还能在此过程中深刻理解故事结构和情感表达。
结合图片和提示
对于低年级学生,可以通过结合教材中提供的图片和提示来引导学生进行续写。
例如,在教学《习作:续写故事》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结合图画及图上配的文字,展开合理的想象,续写故事。
注重情感表达
在续写过程中,应融入自己的情感,使得故事更有深度。
例如,在续写《小王子》的故事时,可以让小王子在遇到新的朋友后,分享彼此的故事,最终明白友谊的真谛。
通过以上策略,教师可以有效地引导学生进行作文续写,培养他们的写作能力和创新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