盖姓的来源主要有以下几种说法:
源于姜姓
盖姓最早源于姜姓,出自战国时齐国的一个叫盖的封地,属于以封邑名称为氏。在战国时期,齐国有一个古邑名,时称盖,它是齐国公族大夫王欢的封地,其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封邑名称为姓氏者,称盖氏,世代相传至今。
春秋时期,齐国有大夫受封于盖邑(今山东沂水县西北),又作暐邑。他的后代子孙以封邑为姓,称为盖姓。
源于少数民族改姓
源于羌族,出自南北朝时期西羌族盖拉氏,属于以部族称谓汉化为氏。在北魏孝文帝拓拔·宏(元宏)执政时期,盖拉氏、盖楼氏皆改复姓为汉字单姓盖氏,逐渐融入汉族,世代相传至今。
源于蒙古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据史籍《八旗通志·烈女传》记载,蒙古族盖珠氏,亦称嘎拉珠氏,世居新巴尔虎左旗,后有满族引为姓氏者,满语为Gaiju Hala。清朝中叶以后,蒙古族、满族盖珠氏后多冠汉姓为盖氏,皆世代相传至今。
其他来源
古时有庐国,庐国有一公族名戢黎,戢黎的后代以国名为姓,称庐氏,后来又简写为盖。
春秋战国时期,齐桓公的后人中有人以卢蒲氏为姓,后来也简写为单姓盖。
东汉光武帝时,有姓闾丘的人奉命改姓盖。
北魏时,鲜卑人中莫芦氏、吐伏盖氏,也都改姓盖。
在盖姓人聚居的范阳一带,生活着一些姓雷的人,因为族小势弱,后来也因自己的姓氏读音与“盖”相近而冒姓盖。
综合以上信息,盖姓是一个多源流的古老姓氏,主要来源于姜姓和少数民族改姓。盖姓在全国分布较广,尤以辽宁、山东等省为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