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初步作文教学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考虑小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发展特点
基础训练:从最简单、最基础的方面开始,如通过生动有趣的故事和图画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导他们展开想象,激发创作欲望。可以通过写话、填空、造句等练习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的句子结构和语法知识。
审美情趣和情感体验:注重培养小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情感体验,提供更多的文学作品,让他们在阅读中感受美、领悟美,从而激发对文学艺术的兴趣。还可以利用游戏、歌曲、手工制作等形式丰富学生的感官体验。
充分利用教学环境和资源
教师引导:教师要善于发现和挖掘每个学生的特长和优势,引导他们发现身边的美好事物并尝试用文字表达。同时,注重对学生的情感态度进行引导和塑造,让学生在愉悦的心情下进行作文创作。
教学活动:组织写诗歌、绘画、口语表达等活动,让学生通过多种方式感受到语言的魅力,激发学习兴趣。
提高学生的作文兴趣
命题贴近童心:所选的教学内容要贴近学生实际生活,宁可低一点,不搞一刀切。
指导方式:用商量口气进行指导,如商量写什么、怎样写、怎么改、如何评等。
评改方式:借一双“儿童手”进行评改,让学生对作文产生浓厚兴趣,从而写得自然合情若泉涌。
加强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
观察训练:根据教材内容采取指向观察训练、自由观察训练和联系实例观察训练的方法,培养学生善于观察生活、抓住事物特点的习惯。
分步习作训练
说话训练:从说一句完整的话到说几句连贯的话,逐步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写话训练:从记录口语和原文到借助现成材料写话,再到自己搜集材料写话,逐步提高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
书面作文训练:从放胆练笔到分项训练,再到综合训练,全面达标。
读写结合
阅读与写作统一规划:把阅读教学与作文教学统一规划,使读写结合,循环往复,螺旋上升地进行训练。
作文的基本构成和分类
文章构成:文章是由字、词、句、标点、段、篇组成的,要正确运用每一个字、词、句、标点,并分好段,组成篇。
文章分类:小学生作文的基本文体通常分成写人、写事、状物、想象、应用文等六大类,每种文体都有其特定的写作要求和技巧。
通过以上方法,可以逐步引导小学生掌握作文的基本技能,激发他们的写作兴趣,提高他们的写作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