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自我管理规范(自律篇)
时间管理 每天早上进行"今日计划"梳理,确保按时到校、完成作业并预留复习时间。
行为准则
- 保持仪容整洁,不穿拖鞋背心进入教室;
- 课堂上专注听讲,使用规范用语,积极发言时起身;
- 下课文明活动,不追逐打闹,保持教室安静。
自我反思
每周进行"行为复盘",记录进步与不足,与同学分享成长经验。
二、团队协作准则(互助篇)
尊重与包容
- 尊重他人观点,不随意打断发言;
- 对同学的错误以友善方式指出,共同进步。
责任共担
- 建立班值日制度,明确分工,确保教室卫生与秩序;
- 团队活动中主动承担任务,发挥个人优势。
互助机制
- 学习上互帮解答,定期开展"学习小组"活动;
- 生活中关心同学,建立"暖心互助基金"支持有需要的同学。
三、成长激励机制(进步篇)
积分奖励系统
- 完成作业、积极参与课堂等行为可积分,积分兑换小奖品;
- 月度积分排名靠前的同学获得"成长之星"称号。
目标激励计划
- 设定个人与班级目标(如阅读量、卫生达标率),定期检查进度;
- 达成目标后组织庆祝活动,增强集体荣誉感。
特色活动设计
- 每月开展"主题班会"(如感恩月、科技月),丰富班级文化;
- 组织户外拓展、志愿服务等活动,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四、公约实施建议
可视化展示:
将公约内容制作成海报或卡通图标贴在教室显眼位置;
定期修订:
每学期收集同学反馈,调整公约内容以适应成长需求;
家校合作:
通过家长会、家访等形式,共同关注学生成长。
通过以上三部分内容,既强调个人自律,又注重团队协作与共同成长,希望这份公约能成为班级文化建设的有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