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源优秀范文网

清源优秀范文网

《德谟克利特的自然哲学和伊壁鸠鲁的自然哲学

59

《德谟克利特的自然哲学和伊壁鸠鲁的自然哲学的差别》是卡尔·马克思于1840年下半年至1841年3月期间所写的一篇学术论文,也是他的博士论文。在这篇论文中,马克思详细阐述了德谟克利特的自然哲学和伊壁鸠鲁的自然哲学之间的一般差别和细节上的差别,并高度赞扬了伊壁鸠鲁的关于原子脱离直线而运动的偏斜学说。

主要差别

原子运动方式

德谟克利特:主张原子的直线下落运动,认为世界由必然性支配,否定偶然性。

伊壁鸠鲁:提出原子存在“偏斜运动”(脱离直线的偶然偏离),强调自由意志的可能性。

哲学意义

马克思:高度评价伊壁鸠鲁的原子偏斜运动理论,认为其体现了自我意识的绝对性和自由,以此反对机械决定论和宗教神学的命定论,展现了战斗无神论思想和人的自由解放追求。

方法论

马克思:运用黑格尔辩证法的革命方法分析伊壁鸠鲁原子论,认为伊壁鸠鲁的“偏斜”突破了机械决定论,赋予原子以自我规定的自由,成为“自我意识”的哲学隐喻。通过原子偏斜,马克思论证了人的自由本质,认为自由是打破外在束缚、实现自我决定的能力。

写作背景

时代背景:马克思撰写论文时正值青年黑格尔派活跃期,他试图通过希腊哲学史研究探索黑格尔哲学后的发展方向。

个人动机:马克思选择这个题目是为了阐述青年黑格尔派的观点,并回应黑格尔在《哲学史讲演录》中提出的伊壁鸠鲁派、斯多亚派和怀疑派是古代的自我意识哲学家的观点。

发表情况

首次发表:该文在马克思生前没有发表,首次发表是在弗·梅林编辑的《卡尔·马克思、弗里德里希·恩格斯和斐迪南·拉萨尔的遗著》1902年斯图加特版第1卷,但删掉了绝大部分附注。

全文发表:全文第一次完整发表于《马克思恩格斯全集》1927年历史考证版第一部分第1卷第1分册。

结论

《德谟克利特的自然哲学和伊壁鸠鲁的自然哲学的差别》不仅是一篇探讨古希腊自然哲学的学术论文,更是马克思哲学思想发展的重要里程碑。通过对比德谟克利特和伊壁鸠鲁的自然哲学,马克思不仅展示了原子论在哲学上的重要性,还提出了关于自由意志和自我意识的重要见解,为后来的哲学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